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4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937篇
工业经济   576篇
计划管理   1854篇
经济学   1694篇
综合类   973篇
运输经济   81篇
旅游经济   51篇
贸易经济   986篇
农业经济   599篇
经济概况   12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948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已有文献认为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但失败学习通过何种途径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研究并不完善。基于失败学习理论,引入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失败学习影响企业绩效的多路径模型,探索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的驱动路径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分别在失败学习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在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驱动过程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战略柔性能够强化资源拼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对企业复苏和成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陆磊  刘学 《金融研究》2020,479(5):1-20
我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并没有随企业部门杠杆的上升而显著增加。为了解释企业部门违约与杠杆的周期特征,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Bernanke et al.,1999)基础上,引入政府对企业部门的违约救助机制,建立DSGE模型进行讨论。进一步地,本文还通过一个不合意的去杠杆政策试验表明,忽略资产价格稳定(或者说金融稳定)前提下的去杠杆政策,反而会使企业部门的杠杆和违约率同时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最后,引入一个盯住预期资产价格的动态救助规则能够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业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在介绍农村新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顶层设计不清晰、要素制约突出、水平有待提升以及规范化不足等系列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带来的新机遇,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型提质、加大监管力度等政策建议,加快促进农村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域农业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针对农业隐含碳的时空动态研究较为缺乏,导致对于区域减排目标的设定缺乏全面的考虑,无法实现农业碳减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分析农业隐含碳排放在不同省域的特征并分析其驱动因素,为制定体现地区间公平性且有效率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3年的投入产出表估算我国各省(市、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根据Kaya恒等关系将其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一般农业技术进步和低碳农业技术进步4类影响因素,并利用LMDI分解分析法对这4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2002—201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分布规律,经济规模效应在各省份均呈正向驱动,且在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增长后劲较强的地区驱动效应逐渐增强;经济结构效应在大部分省份呈负向驱动,且在重型工业的聚集区域负向效应逐渐增强;一般农业技术因素正向驱动区域逐渐扩散,且在农业大省正向驱动效应逐渐增强;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在东部发达地区负向的驱动效应较强,在西部驱动效应较弱。[结论]在未来的农业减排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后危机时代是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巨大变量,也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话题。[方法]选取福建省县域经济的5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10—2015年福建省县域经济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1)总体上看,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重心向福州、莆田地区转移,省内发展均质化与极化现象并存;(2)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主导省内经济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两者的空间格局具有相似性;(3)创新投入与金融零售业的变化主导了经济重心南北向的移动,其与各市县的经济基础和产业调整政策密切相关。[结论]在后危机时代福建省需根据市场特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共同富裕; 地方经济政策应与自身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进  苏磊  梁兵 《价值工程》2021,40(13):97-100
以三施高速抗滑桩爆破施工为工程依托,从抗滑桩开挖方式、开挖深度、炸药选择、钻孔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抗滑桩爆破方案设计.当抗滑桩爆破施工时,采用智能振动监测仪对在爆破施工过程中高压输电铁塔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了在此爆破施工方案下高压输电铁塔由于爆破振动产生的速度与频率分布,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在相同药量的情况下,爆破深度的增加,相当于传播距离的增加,传到测点位置后引起的振动速度减小,同时振动频率会随着爆破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当桩孔内炸药药量增加时,传动高压输电铁塔上的振动速度和振动频率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王信  张翼  魏磊 《金融研究》2021,488(2):133-152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一笔赔款,也是以长期债务形式体现的赔款。本文对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偿付安排、利率水平、支付流程及经济影响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1)庚子赔款本金4.5亿两,是清政府 1903 年财政收入的 4.33倍,但通过债务化偿付,每年支付赔款占财政收入比重逐步下降;(2)按购买力折算,庚子赔款本金约占1900年中国GDP的2.1%;(3)与当时主要国家长期债务利率相比,庚子赔款4%的利率属于中等水平;(4)将庚子赔款与德国“一战”赔款进行比较,发现赔款本金和占经济总量比重,中国低于德国,但中国每年支付赔款的财政压力高于德国;(5)庚子赔款偿付对近代中国的财税金融产生深刻影响,外籍海关税务司借机成为独立于中国政府的“第二财政”,外商银行藉此强化其“隐性中央银行” 地位,赔款还催生了货币流通的“新周期” 和“新危机”。总体上,赔款的债务化偿付安排不仅受政治外交形势主导,也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跨国经营存在密切联系。赔款的经济影响不仅取决于偿付总量,也取决于经济治理能力和财税金融制度。国家财税金融制度落后,则受到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2009-2018年中国创业板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上市前的专利突击现象,检验专利突击行为对专利质量和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存在明显的专利突击现象,具体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在上市前激增,在上市后增长停滞;第二,创业板公司专利突击行为降低了专利质量和上市后的长期经营业绩;第三,相较于发明专利,非发明专利的上市前突击现象更明显;第四,2014年证监会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专利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改变了公司专利申请策略,申请时间前移,上市前已申请但未授权的专利占比降低.最后,企业突击申请专利会使投资者高估公司价值,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研究结论有利于理解我国"专利泡沫"现象的制度诱因,对完善创业板制度和实现注册制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而如何准确客观评价智能制造的实施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创新投入视角,将智能制造试点政策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方法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即通过提升客户集成度、供应商集成度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且促进作用仅发生在民营企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中.该发现扩展了现有研究外延,同时,为解决当前国际困局和促进智能制造的持续推广提供了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While the transmission of virus SARS-CoV-2 via food is rare, some Chinese food retailers are considering a Covid-19-tested food label. However, how consumers may support such a label is unknown. We quantify Chinese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WTP) for food carrying a Covid-19-tested label using an online choice experiment. We find that the WTPs for such a label are always positive for all food products considered. The amount of WTP depends on the entities authenticating the labels, country of origin of the food, and consumers’ socio-demographic statu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the knowledge on Covid-19 does not affect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the Covid-19-tested food labels. Our benefit and cost analysis suggests a possible large benefit of creating and administering a Covid-19-tested food label.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for policymakers, global food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to create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alleviate consumer food safety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